銷售熱線:0532-8888 8658
傳 真:0532-83845901
E-mail : 2853707088@qq.com
地 址:青島市李滄區四流北路23號
更新時間:2023-04-10 14:55:40
機動車輛或其他設備在工作過程中所排放出的廢氣。在現代文明中,汽車已經成為人類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但是,在汽車產業高速發展、汽車產量和保有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汽車也帶來了大氣污染,即汽車尾氣污染。在中國大中型城市,汽車尾氣排放已成為主要的大氣污染源。有資料表明,上海市的汽車總量只相當于日本東京的1/12,但空氣中主要由汽車排放的CO、HC和NOx的總量卻基本相同。中國在用汽車量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增加,將大幅度增長。由此可見,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物的緊迫性。
1943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市,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后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后來人們稱這種污染為光化學煙霧。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亡,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這就是在歷史上被稱為“世界八大公害”和“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之一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也正是這些事件使人們深刻認識到了汽車尾氣的危害性。
汽油主要由碳和氫組成,汽油正常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氣和過量的氧等物質。但由于燃料中含有其他雜質和添加劑,且燃料常常不能完全燃燒,常排出一些有害物質。研究表明,汽車尾氣成分非常復雜,有100種以上,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會阻礙人體的血液吸收和氧氣輸送,影響人體造血機能,隨時可能誘發心絞痛、冠心病等疾病。碳氫化合物會形成毒性很強的光化學煙霧,傷害人體,并會產生致癌物質。產生的白色煙霧對家畜、水果及橡膠制品和建筑物均有損壞。氮氧化合物使人中毒比一氧化碳還強,它損壞人的眼睛和肺,并形成光化學煙霧,是產生酸雨的主要物質,可使植物由綠色變為褐色直至大面積死亡。
目前汽車尾氣控制和治理已成為世界重要課題,發達國家由于汽車總體技術較為先進,汽車尾氣控制技術也較為先進,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正向超低污染排放和零排放邁進,而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許多控制技術處于探索和試用階段,但我們正努力與國際接軌。控制汽車尾氣污染措施有很多方面:可以使用清潔能源,如使用甲醇或改為電驅動;還可以改進操作條件,如改進氣,燃料油的比例,改進內燃機設計,改進燃料油和其他添加劑的性質,如使用無鉛汽油等,這些措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世界共同努力和關心下一定能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研制出更有效,更完善的尾氣凈化技術,為地球大氣環境凈化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魏復盛對此表示,車輛停停開開時,發動機燃燒不完全,會產生很多污染物,其中包含大量直徑≤2.5微米的細微顆粒物,容易隨呼吸進入肺部。研究發現,尾氣污染物不僅刺激眼睛和肺部,還會導致咳嗽、哮喘、支氣管炎等,到醫院就診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也出現了“變異”。此外,汽車尾氣中還含有苯、甲苯等有害物質,不但刺激呼吸道,更是一種致癌物。
根據環保部公布的《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7)》顯示,2016年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初步核算為4472.5萬噸,我國已連續8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尾氣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細顆粒物、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同時在煤煙型污染尚未根本解決的背景下,我國多個地區已形成了特征、過程、成因和影響均非常復雜的區域復合型污染,使我國大氣污染治理進入瓶頸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機動車保有量將持續大幅增加,因此,短期內汽車尾氣對于大氣的影響將越來越嚴重。與之相對應的,汽車尾氣檢測等防治工作也將逐漸在大氣污染治理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便開始汽車尾氣治理工作。1983年,中國頒布了第一批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排放標準,隨后幾年內,又陸續頒布多個測量方法標準,形成一套較為完態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體系;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了五項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新標準,并于2007、2010年實施。隨著排放標準的不斷更新,尾氣檢測儀器儀表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除尾氣檢測分析儀外,北京、山東、天津、河南等多個城市紛紛引進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對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進行監督抽測,能夠“實時捕捉”車輛尾氣排放出來的污染物因子,并進行快速檢測,在不影響正常交通的情況下實現全天24小時檢測。